------分隔线----------------------------
国作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国,从1994年开始,中国就一直是石油净进口国,而且对外依存程度越来越大:早在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中净进口所占比例就超过了50%的红线,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高达55.6%,并且仍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在本国石油生产无法提高的情况下,中国未来因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而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将不断撕大其石油缺口。预计到2015年这个缺口为1090万桶/日,而在2030年间将达到1670万桶/日。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程度最高可能达到76%,中国能源研究所的预测相对比较乐观,但比例也将高达62.5%。 石油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甚至是综合国力提升的软肋,而这只是我国未来面临的能源问题的一个方面,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在2008年至2035年间全球新增一次能源需求中有32%来自中国。虽然目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耗中较大部分仍然来自煤炭,但由于中国石油资源的相对贫乏和未来较快的经济增长,石油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到2035年,中国能源年需求量将增加36%,而同时石油的年净进口量将增加89%。 尽管未来的石油安全问题非常严峻,但中国已经展开了积极的布局:逐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制、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投资国外石油生产以确保油源,以减少中国未来可能发生的石油供应风险。具体来说:首先,中国将新能源产业定位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其次,中国动用国家资源,想方设法保持石油供应的稳定:包括开拓地缘亲近区域的石油管道,从中亚和俄罗斯引入油气,通过缅甸的石油管道引入中东的石油,降低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运输的制约等。再次,中国广拓油源,避免进口过于集中——中国从安哥拉的石油进口代表了中国以资本和劳务的输出换取稳定而相对廉价的石油资源的典型非洲战略。在这方面,美国或许是最值得中国借鉴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虽然控制了中东,但其石油进口对中东的依赖程度却不高。 经过这轮地缘政治动荡后,中国的石油安全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在中国的十大石油进口国当中,有五个是在中东区域的,除此之外,动乱的利比亚在2010年石油出口中有7.3%也是输往中国的。2010年中国从这六个国家的石油进口占比高达51.2%。除此之外,苏丹的分裂也让中国的海外石油资产受到了不小影响。 ------分隔线----------------------------
如何充分利用手机作为有效工具,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了解润滑油行业行情?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商机苑”分别点击:“商机苑-润滑油信息”“商机苑商学院”“商机苑-设备润滑管理咨询”,并关注! ![]() ![]() ![]() |
Copyright © 2006-2014 工业润滑网 版权所有 电话:0755-26817490 传真:0755-26852894 Power by DedeCms